編按:55歲的陳重銘曾經是流浪教師,36歲才考上公立教職。他的收入和一般上班族差不多,卻因擁有理財頭腦,以長期抱著績優股,將每年配息拿來買金融股,繁衍出股子股孫,讓他的財富雪球般越滾越大。陳重銘花10多年存到2千張金融股,年領200萬元股息。3年前,新冠疫情席捲而來,他不但不擔心失業,更乾脆辭職,快樂退休。他笑道:「今年我可以領到500萬元股利。」
日期:2022-04-19
截至昨日為止,中國有超過40個城市「封城」,已經對各個產業,尤其是電子業造成輕重不一的衝擊。正當股市因中國疫情吃緊重挫之際,我們觀察到中國衛生當局的防疫政策有開始鬆綁跡象,未來是否大幅度解封,調整為與病毒共存政策,則必須注意兩個動向。
日期:2022-04-18
每個人都渴望財富,期望財富累積到自己滿意的程度之後,可以換取自由,得到人生更大的滿足與快樂。弔詭的是,在追求財富的過程中,很多人反而失去了自由、失去了笑容。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日期:2022-04-18
作者小車是一位文科出身的七年級平凡上班族,存股資歷9年。用獨創的「金融股543規律」及持股配置,買在低點、迅速累積股票張數,4年內讓資產成長近40%!
日期:2022-04-18
「大俠您好,這一兩年開始投資後,發覺閒錢都應盡量投入資產。但是我開一台16年老車,近來的維修費日益增加,不曉得是否應該繼續修,還是直接換新車?車子是負債,所以我一直不想換,但是對我來說是上班的必需品,沒有公車或捷運可直達,感謝大俠撥空回覆~也想謝謝您給我勇氣踏上長期投資之路。」網友問。
日期:2022-04-18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04-17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04-17
有些公司,儘管利潤微薄,但不受景氣與科技變化影響,市場需求穩定,卻是「惦惦吃三碗公」的高獲利生意。這期《存股助理電子報》要介紹的信實保全(6721)就是最好的寫照。
日期:2022-04-15
水泥雙雄台泥(1101)、亞泥(1102)一向都是存股族最愛,亞泥日前董事會通過擬配發現金股利3.4元,台泥週一(4/11)則是宣佈發股票股利1元、現金股利1元,和去年全配現金股利3.37元一比,讓不少存股族略感失望。
日期:2022-04-15
在充滿不確定性與動盪的虎年,投資最高戰略指導原則就是以「確定」彌補「不確定」所帶來的疑慮、不安與風險。「三鳥」原則就是這種戰略的體現!
日期: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