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漸有退休理財意識,越早開始投資準備壓力越小,年輕時固定投入一定資金,以便退休時有足夠的資金享受養老生活。達人指出,要準備退休金的前提,首要先將自己實際所需要的退休金算出來,之後可透過每月固定投資貼近大盤指數的指數型ETF,循序漸進累積自己的退休金,即便在55歲存到1500萬退休也大有機會。
日期:2022-01-23
對於領息策略來說,有些人在去年底就開始布局,有些人會選擇EPS更明朗的時候再進一步加碼。最近金控終於公佈2021自結EPS,就算跟最後的年報有所出路,差距也不會很大,一般而言我們就此先論定這樣的結果。
日期:2022-01-22
昨日(2022年1月20日)我們進行了《存股助理電子報》第二次的檢討會。透過檢討,發現到一些有趣的現象,以及對今年操作有幫助的策略。因此,這期就把檢討會做一個詳細的整理。
日期:2022-01-21
版友來信詢問,他的目標是滾到100萬元,目前本身每月投2000塊在0050,但是他最近發現玉山金(2884)報酬出乎意料的高,而且又有配股,像這樣越配越多張,還漲這麼快的情況下,是不是比0050更快達到100萬的目標?
日期:2022-01-21
近期台北股市的風向,似乎有一點轉變了。因為過去一向以電子股為主的台北股市,從2022年開始,轉為電、金雙引擎的輪動模式,企圖把台北股市帶往另一個歷史新高。
日期:2022-01-21
第三類半導體扮演著電動車與綠能兩大產業能否順利向前推進的關鍵角色。存股池中與第三類半導體密切相關的僅有捷敏-KY(6525)這家企業。深入研究後發現,情況與外界想的有相當大的出入。
日期:2022-01-19
2011年,臺灣存股教父溫國信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書《找到雪球股,讓你一萬變千萬》,掀起投資市場一陣雪球股話題。68歲的溫國信多年來他秉持存好股理財的原則,從2005年開始存股,靠著一套存股心法,目前年領股息超過百萬元,即使在空頭時,年獲利平均照樣達15%。
日期:2022-01-18
2022年開年迄今,在台積電的貢獻下,台股加權指數上揚1.01%,站上1萬8千點關卡。在台股順風順水下,我們觀察到美國部分高科技股卻展開頗為慘烈的修正,這種背離走勢,帶給我們今年操作上怎樣的啟示?
日期:2022-01-17
最近收到一則網友的私訊,提到他剛滿30歲,即將有一筆2000萬元會入帳,問他是否靠存股領息,就能退休,然後可以開始享受人生了?
日期:202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