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30歲的鐵蛋是旅遊業歐洲線領隊,假日會兼職跑外送以及經營自媒體,365天全年無休。在工作之餘他也會利用時間投資、創造被動收入,這兩年多以來,他悟出存股的道理,不再當個殺進殺出的短線投資客,資產也慢慢從負債75萬到現在累積至388萬元,足足成長了5倍多。
日期:2024-12-20
受到中國低價傾銷衝擊,中鋼(2002)股價持續破底,周二(12/17)再度觸及20元,已創2020年10月以來新低,終場也是收在20元,而外資近期大砍中鋼,連10天賣超6.7萬張,高居賣超第3大,僅次於聯電(2303)與鴻海(2317),讓128萬股民擔憂,20元在近日守不住破了,中鋼真的回不去了嗎?有分析師指出,現階段看似仍未有觸底跡象,建議投資人可在確定橫盤築底後再行介入,等待未來鋼市反彈時獲得回報。
日期:2024-12-20
人氣超高的高息ETF 00919(群益台灣精選高息),周五(12/20)除息,本次是第7次配息,維持0.72元新高,且連7季年化配息率都逾10%優於投資人期待,配息發放日為2025年1月13日。00919週四股價受制於大盤不振,終場下跌0.04元或0.17%,收在23.97元,若是今天買進,單次配息率約3%,年化配息率約12%,對於高息ETF的存股族來說,表現仍相當值得期待,週四吸引超過10萬股民搶搭除息列車。
日期:2024-12-20
退休金要準備多少錢才夠用,一直是萬年不衰的話題,每個人想法也都不一樣,有的人認為幾百萬就夠了,有的人甚至覺得應該要好幾千萬。憂心的還不只於此,物價持續上漲,也讓退休族擔心,退休金或是定存恐怕被通膨吃掉了。其實,著手準備退休金永遠不嫌晚,不管是定存、還是投資股市,亦或是買ETF存退休金,都可以依照年齡決定配置,專家建議,若是三明治族群想投資ETF,「國民ETF」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當作是核心持股50%,再搭配市值型ETF「00878妹妹」國泰台灣領袖50(00922),是可考慮的選項。如果是年輕人的話,專家建議,國泰台灣領袖50(00922)是年輕人的核心持股(50%)選擇,再以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作為衛星持股(30%)、國泰20年美債(00687B)作為防禦資產(20%),股債配置加強市場耐震性。
日期:2024-12-19
編按:股神巴菲特說:「我一生99%的財富,都是我50歲之後獲得!」而在台股中,同樣有一個人,57歲的年紀才開始學習技術分析,歷經3年克服人性弱點,在60歲時加倍收割,達到每年獲利1倍的目標,他就是人稱「飆股上校」的朱家泓。1985年踏入股市至今近40年,朱家泓卻當了長達22年的股市菜鳥,一路走來始終賺少賠多,而且不管賺錢或賠錢都不知道原因,直到接觸技術分析、找到可遵循的投資方法,他終於在2007年時靠自己的判斷,人生第一次在短短2個半月內操作獲利112%,從此改變了在股市賠錢的命運!你是否在股市中總是追高殺低,不知道該如何正確進出場?想要擁有獨立分析股市走勢的能力,卻苦於無從下手?飆股上校朱家泓經歷40年股市浮沉,加上近十幾年的教學相長以及在股市的實戰操作,對技術分析有更深層的體悟,他結合理論與應用,將其畢生技術分析精華全數傳授,希望每個人在股市中從此順風順水。
日期:2024-12-19
「台塑今年股價已經腰斬,可以買了嗎?」近期不少人都很關心這間老字號公司,想說既然是有品牌且歷史悠久的老公司,股價甚至跌到將近20年以來的低點了,應該是很好的「撿便宜」機會吧?
日期:2024-12-19
我在網路上看到一個借錢投資的案例,大意是,向銀行借200萬元,全買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期望藉該ETF豐厚的配息,達到用配息還利息,7年存200萬元。然而,案主目前卻帳損20幾萬元。這是一個很值得探討深究的案例。
日期:2024-12-18
近日有許多網友私訊問我一些問題,因為可能有相當多人面臨這方面的困擾,我寫一些想法給大家參考,但還需你自己做決定!網友問題如下:有許多個股,放了好幾年,都沒有進展,甚至於虧錢了,我應該轉換到ETF嗎?
日期:2024-12-18
進入2024年最後一個月,不少高息ETF準備配息或是剛除息、存股族想要在年前領大紅包、或者是搶先在除息當天買進等待下次配息,都是最好時機。週二(12/17)包括00915(凱基優選高股息30)、00713(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30(富邦臺灣優質高息)、00900(富邦特選高股息30)、00934(中信成長高股息)、00944(野村趨勢動能高息)、00943(兆豐電子高息等權)都是除息首日,可以趁機買進入手。而00929(復華台灣科技優息) 在12/18、00918(大華優利高填息30) 12/19、00919(群益台灣精選高息)12/20、00907(永豐優息存股)則是12/24除息,是最後12月可搶搭除息列車的4檔高息ETF。
日期:2024-12-18
許多人希望透過投資股票市場來增加自己的資產,並藉由領取股利或利息來提高每年的收入。他們花大量時間研究財經資訊、技術分析以及公司財報,試圖找到市場低估的公司,以期提升投資報酬率。然而,大多數人其實把時間花錯了地方。
日期:2024-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