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軒嵐諾、梅花之後,今年第16號颱風「諾盧」在昨(24)日增強為中颱,氣象局長鄭明典貼出一張雲系圖驚呼,這場颱風對菲律賓威脅極大,對台灣雖沒有直接影響,不過,氣象專家提醒,預估明(26)日有大量降雨的可能性,需要特別留意。
日期:2022-09-25
Ben 遇見同事 Jane 一臉凝重站在桌子前面,不知發生了什麼事,他小小聲問旁邊的外籍同事怎麼了。同事說:"She was told to clear her desk."Clear her desk? Jane 的桌子老是亂七八糟,終於有人告訴她,該清一清桌子了,但這也沒有什麼大不了,Jane 的臉色為什麼這麼臭呢?原來有人請你 clear your desk,可不是要你清桌子,是誰聽了都要臭臉的一句話。
日期:2022-09-23
探訪一座莊園,了解一種產物的生長歷程和文化故事,台灣農家用實力培植的可可,打造一段福爾摩沙的黑金傳奇;南投深山飄出的紅玉茶香,茶葉產自全台唯一的大葉種紅茶栽種區;數百種玫瑰的品種、世界最小的玫瑰花,在古坑的山莊爭奇鬥豔,到莊園旅行不只是走馬看花,慢慢走逛,欣賞風光也長知識。
日期:2022-09-21
9月18日下午2點44分,台東池上發生芮氏規模6.8強震,且在這場主震發生前,已出現73次前震,連中央氣象局地震中心都認為,該現象相當罕見。
日期:2022-09-19
台灣最近3天已累計破百次大小地震,從台東關山發生規模6.4地震,池上6.8地震,到花蓮卓溪5.9地震,都讓民眾擔心是否會發生「群震」現象。氣象局地震中心主任陳國昌表示,最近地震密集餘震時期已進入尾聲,民眾不需過度恐慌,同時指出,嘉南平原人口密集區,約有10條斷層左右,其中有3、4條斷層活動潛勢高,不過無法透露詳情,以免引起社會恐慌。
日期:2022-09-19
9/17晚間台東關山發生芮氏規模6.4有感地震,隔天9/18下午再陸續發生規模規模5.9以及6.8的地震,許多民眾已經嚇到驚魂未定、搖到頭暈,快要搞不清楚餘震結束了沒,反觀一旁的手機卻「聞風不動」一通國家級警報都沒有,讓不少人好奇是自己被邊緣了,還是警報系統故障?
日期:2022-09-18
今(2022)年第14號颱風南瑪都(Nanmadol)在今(17)日凌晨2時轉為強颱,目前朝日本九州全速前進,雖說對台灣沒有直接影響,但因外圍環流的緣故,仍帶來零星降雨及氣溫轉涼。針對這場強颱,日本氣象廳如臨大敵,將其形容為從1951年開始統計以來,威力排在前3名的強颱。氣象局長鄭明典也貼出颱風眼示警。
日期:2022-09-17
「有機首都」花蓮縣除了有機農業耕作面積高居全國第一,更運用智慧科技打造軟硬實力俱優、生態平衡而能永續發展的有機生活,尤其4D地理資訊整合應用平台發揮動態監控、輔助救災機能,幸福宜居的智慧城市讓鄉親樂活有感。「自我上任以來,花蓮縣接軌國際趨勢,高度關注城市永續發展、實踐環保減碳,邁向真、善、美願景。」縣長徐榛蔚表示,在COVID-19後疫情時代,更需要孿生轉型,透過數位科技協助產業數位升級轉型,同時達到永續綠色目標。
日期:2022-09-16
中國流亡作家廖亦武,和其他流亡作家不太相似。其他流亡者,常常在國外就銷聲匿跡,人在他鄉動不了筆。但曾蹲過監獄的老廖,在自由世界看著極權大監獄,他知道自己還能寫,也還必須寫下去。
日期:2022-09-14
中國長江流域旱情嚴峻,長江武漢關水位跌破14公尺,來到13.99公尺,刷新武漢自1865年有水文觀測紀錄以來最低水位紀錄。水利部昨(9/12)上午8時再次啟動長江流域水庫群抗旱保供水聯合調度專項行動,保障9月中下旬長江中下游中稻、晚稻等秋糧作物灌溉關鍵期用水和城鄉供水。
日期:2022-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