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報稅季節剛過,企業結算申報繳稅的狀況出爐。去年稅後淨利逾3511億元、台灣最賺錢的企業、晶圓代工大廠台積電,毫不意外榮登單一企業繳稅王寶座,繳稅金額破350億元、創新高;而去年獲利1291億元的電子大廠鴻海,則排名第二,繳了逾百億元。
日期:2019-06-16
全球半導體景氣第三季恐旺季不旺,繼全球第一大晶片廠博通(Broadcom)下修全年營收財測,摩根士丹利證券也對台積電開出第一槍!大摩指出,有更多跡象顯示,台積電來自華為的訂單將被削減,第三季營收展望欠佳,因而調降目標價,由原先的229元下修至219元,低於市場共識。
日期:2019-06-15
上市櫃公司的董事酬金向來是備受市場關注的焦點,因此,董事酬金分配是否合理也是公司治理重要的一環。根據公開資訊觀測站資料,國巨2018年稅後純益338.4億元,董事酬金總額為10.28億元,占稅後純益的3.03%,平均董事酬金為1.142億元;至於董事加計兼任員工酬金的總額為10.68億元,占稅後純益的3.15%,平均每位董事加計兼任員工酬金為1.187億元,居上市公司之冠。
日期:2019-06-14
貿易戰之下,美股又來到了歷史高點,預期高檔整理,或再創新高。陸股波段拉回後,低檔整理,預期整理後向上的可能性大。台股與費城半導體指數,都反彈到了原下跌波段的二分之一,預期高檔整理,或再上漲。
日期:2019-06-13
本周二(6/11)的鴻海法說會,或許是因為郭董缺席,精彩程度不足,新聞熱度只維持一天。不過,在會場中聽到三個很重要的觀點與說法,媒體並沒有特別報導,後續也沒有進一步追蹤,想提出來與大家分享。
日期:2019-06-13
靠著雄厚的人脈資本,波若威與台灣光罩董事長吳國精,近年持續擴張投資版圖,廣泛布局並迅速整合併購效應。如今,由吳國精與好友們集結成的科技產業集團正慢慢成形,成為一方勢力。
日期:2019-06-12
中美兩國於21世紀初爆出爭奪強權,美國以國家之尊,單獨禁止封鎖中國民間企業華為公司的交易,首見於民主國家體系,看似貿易戰延伸至科技戰,加上兩國互徵高關稅,金融市場對哪方國家受傷最重已經很多分析,在情勢不確定下,金融市場股價先下跌,匯率競貶,無疑也是受害者。
日期:2019-06-10
外資示警若華為禁令相關負面訊息在未來幾周持續發酵,不排除台股權王台積電(2330)股價可能跌回2018年6月時的價位,也就是僅210元左右,對想撿便宜的投資人來說,一定要看到兩個指標出現才可量力進場投資。
日期:2019-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