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漲到14000點以上,市場開始出現看法不同的聲音,最具代表性的是泰公站出來說台股有崩盤的危機,他認為台股前一段上漲有基本面,這次純屬資金行情,他警告台股有崩盤的危險。
日期:2020-12-18
貿易戰、科技戰造成全球供應鏈重組,加上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讓2020年成為動盪的一年,未來台灣應如何面對世界變局?第二屆「台北經濟論壇」超前研討、提供超前部署解方。
日期:2020-12-18
半導體原本只是兩岸科技業的主要競爭領域,過去三年隨著美國川普政府將美中貿易戰升級為科技戰,並接連對中國手機及通信設備龍頭華為及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等重要廠商,祭出出口管制及投資禁令等各種限制,兩岸半導體競爭已經蒙上濃濃的政治味。因此,當2013年從台積電執行副總暨共同營運長一職退休、人稱「蔣爸」的蔣尚義,不論是2016年受聘為中芯國際獨立董事、2019年接掌武漢弘芯執行長,或是本周確定接任中芯國際副董事長,全都引起國內半導體業側目。因為,1997年他被延攬返台接任台積電研發副總後,最大戰功就是把台積電的技術水準從國際二軍拉到一軍,甚至獨霸全球,所以沒有人敢小看他的影響力。其實,從2000年中芯國際創立至今,中國晶圓代工業一直離不開台灣半導體人才的專業及貢獻。以中芯國際為例,從創辦人張汝京以降,在歷屆董事會及經營團隊,至少有六位高層來自台灣。更有意思的是,其中四位來自台積電(2330),或曾經任職台積。
日期:2020-12-17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近期新天地受惠虧轉盈的題材,股價大漲近5成,但累計前3季EPS(每股稅後純益)虧損2.08元,讓外界好奇,新天地是否有什麼好消息
日期:2020-12-17
全球IC設計龍頭高通資深副總裁暨CDMA事業部營運長陳若文今(17)日分享他近期對全球半導體產業的三大趨勢觀察,他表示「這些趨勢將會在未來10到20年,對台灣整個產業有巨大的影響,有一些大趨勢對台灣很有利。」
日期:2020-12-17
日前,《紐約時報》刊登1篇由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公司(Morgan Stanley Investment Management)全球首席策略師夏瑪(Ruchir Sharma),所撰寫的文章,該文稱,隨著美中冷戰持續加劇,台灣的半導體技術和市場影響力,將更具優勢;但,令人好奇的是,在白宮易主後,夏瑪筆下的台灣優勢,是否會有所改變?
日期:2020-12-17
台股中有非常多檔股票,109年Q1至Q3累積EPS已賺超過108年整年的EPS...
日期:2020-12-17
20210416編按:台灣「綠色乖乖神話」登上國際版面!《BBC》報導指稱,台灣半導體產業居全球領先地位,這個科技發達的小島卻有個奇特的文化,無論是實驗室、銀行甚至醫院的重要機器週圍,往往都放置了一種稱為「乖乖」的袋裝零食,以確保機器繼續運作。事實上,台積電還曾經跟乖乖訂了5千包客製化的綠色乖乖,上面寫著「你一包,我一包,機台乖乖不出包」,以保機台平安,這包客製化乖乖在網路上,曾經飆漲到500塊一包。你知道嗎?創立52年「乖乖」前身竟是藥廠,它如何寫下10億營收傳奇?
日期:2020-12-17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