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風雲錄」,風雲錄中,台灣最大的海運業者,耗費千日,只為更新廢船政策;全球最大的電子代工廠,首度在股東會暢談「永續治理」;國內金融業的永續模範生,為回應大股東的一紙提問,而緊急「跨部門動員」;國內知名紡織大廠,每個月固定要做的一件事,是與「跨國NGO」開會;全球最大半導體封測廠,為了遵守法令,連「客戶的客戶」也要關心,他們那麼拚命,都只為了一件事,這件事,叫做ESG……
日期:2020-09-16
蘋果將於台灣時間16日凌晨舉行秋季發布會,在發表會前夕,包括被封為「地表最準蘋果分析師」的郭明錤、凱基投顧、摩根大通證券等,紛紛提出對蘋果新品的預測。郭明錤大膽預言,這將是場沒有iPhone 12的發表會,但推估在Apple Watch與iPad新品都有亮點。
日期:2020-09-15
歐盟為台灣第4大出口國,年貿易額達505億歐元,倘歐盟一旦CBAM機制提出「碳關稅」,對我國的出口競爭力勢必產生巨大的影響。
日期:2020-09-15
安倍卸下的首相職務,一如預期由原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接任,這位在令和開朝,手持「令和」昭示牌告的官房長官成為日本新首相,他會安倍內閣一般長長久久?或者是安倍前的短命內閣?外界正等著看。
日期:2020-09-15
由電腦品牌宏碁、筆電代工廠廣達及晶片龍頭聯發科三家公司,日前與Google宣布啟動「台灣教育數位轉型」計畫,合作搶攻全球疫情下的Chromebook教育筆電市場。宏碁及廣達董事長陳俊聖及林百里也分別表達這個市場需求強勁,目前訂單已看到明年,但零組件缺貨問題短期很難解決。
日期:2020-09-11
美國對華為追殺令最後期限是9月15日,報載華為出動專機來台拉貨,看起來對9月上半月的急單效應可能不能小覷。其實華為急單已對台灣的上市企業及總體經濟帶來立竿見影的影響。
日期:2020-09-11
世界銀行預測,今年先進經濟體GDP將萎縮7%,新興經濟體萎縮2.5%,衰退程度堪稱150年來最嚴重,雖在低利率與量化寬鬆的刺激下,各國資本市場獲得初步的支撐,然巨額的財政赤字與高漲的債務餘額所引發的負面隱憂,正逐漸浮現。國內在這次疫情下,金融表現相對穩定,若能更提升永續觀念,將對未來的國家發展更有助益。
日期:2020-09-10
技術分析的領域定義,高點回檔達10%時稱為回檔修正,高點回檔達20%時稱為波段反轉,轉為熊市。2020年9月8日,那斯達克高點回檔超過10%,只有三天就達到回檔修正的幅度,時間快速創歷史記錄。
日期:2020-09-10
近日全球科技股因漲多出現一波拉回,但台股權王台積電(2330)表現相對穩健,今(10)日外資圈再傳英特爾訂單提前入袋,預估台積電的營收、EPS、資本支出,明年可望再增長,重申加碼台積電股票並高喊股價上看500元,激勵台積電股價收漲1.87%,來到435元的價位。
日期:2020-09-10
中芯國際可能被美方列入黑名單,雖消息待證實,但外資圈已領先模擬預測,其中,高盛認為中芯可能有持續發展成熟製程、或完全無法生產兩種情境,雖下修財測但仍看好成長重申「買進」;花旗則認為,中芯最壞情況是終止營運,因為中芯設備、技術都太倚賴美國,沒有其他出路,評等維持「賣出」。
日期:20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