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編按:美股週三 (1/15 ) 氣勢如虹,道瓊飆漲700 點,標普升近 2%,創 11 月以來最佳單日表現,以科技股為首的那斯達克指數上漲 466.84 點或2.45%。近日被利空襲擊、表現疲軟的輝達總算回神,上漲超過3.37%,台積電 ADR (TSM) 亦漲 2.66%。台股周四(1/16)一開盤便上漲近500點,11點後更飆逾624點或2.7%,最高來到23138點,下午將召開法說會的台積電(2330)亦發動漲勢,上漲40元或4.5%,來到1115元。其他重量級權值股大反攻,鴻海(2317)最高漲逾2.9%、廣達(2382)2.8%,緯創(3231)漲幅更是近4%,聯發科(2454)則是上漲50元,最高來到1470元。身家4兆的「四兆男」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就要來台,傳出將和供應鏈包括鴻海、廣達、技嘉、華碩等高層會面,專家說,這波輝黃供應鏈開趴行情能跑多久大家都關注,但至少黃仁勳在台灣的時間,話題不斷,相關族群應該都有機會表現。
日期:2025-01-16
哈囉大家好,我是知美。如果只能定期定額1檔ETF,你會選擇哪一檔呢?今天知美介紹2025年3檔新手必買的ETF。
日期:2025-01-15
鎖定氣體廠務工程領域的聚賢研發,預計在今年3月從興櫃轉創新板上市,這家提供二次配廠務工程的公司,服務涵蓋了晶圓代工龍頭廠、美系記憶體大廠、半導體封裝廠等國內外客戶。此外,還與光罩儲存設備廠家碩科技合作,協同開發儲存設備的氣體供應系統。
日期:2025-01-15
外媒報導,輝達採用Blackwell架構 GB200 AI 晶片傳出再次出貨延後,主要是出現機櫃過熱問題和晶片連接問題,亦傳出遭微軟、亞馬遜等縮減訂單,影響金額高達百億美元,輝達股價連兩天下跌,股價下探130美元關卡雖然之前就已經傳過熱問題,台廠強調出貨按進度進行,但GB200供應鏈包括台積電(2330)以及組裝廠鴻海(2317)、廣達(2382),還有機殼與散熱的奇鋐(3017)、雙鴻(3017)、晟銘電(3013)等,週三(1/15)股價表現均疲軟。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對於GB200 NVL72是否在第二季能組裝大量出貨,他也在X平台上表達自己的看法。他說,出貨問題是供應端而非需求端,在台積電謹慎擴產且先進製程為稀缺資源下,除非GB200 NVL72再度發生數次延期,否則Nvidia短期內不會砍單,但更大的問題是這件事。
日期:2025-01-15
台灣出口表現回升,2024年出口達4750.7億美元,年增9.9%,創歷史第二高紀錄。主要動能來自資通訊產業、對美國出口的增長,而對中國的出口持續下滑,出口結構發生顯著變化。
日期:2025-01-15
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今 (14) 日傳出飛抵台灣,來參加輝達台灣分公司周五 (17 日) 的尾牙。後續證實是誤傳,黃仁勳正前往輝達在中國深圳的辦公室,後續擬再前往上海與北京,本周稍晚時再來台參加台灣分公司的尾牙,隨著近來 AI 話題持續延燒,預料將再掀起一波「仁來瘋」。
日期:2025-01-15
民進黨立委沈伯洋、民進黨多名地方議員週三(1/15)公布由TPOC台灣議題研究中心進行的民調,結果顯示超過5成的民眾不滿意藍白立委在國會中的表現,也有高達8成民眾認為「行使罷免是人民的基本權力」,反制國民黨、民眾黨宣稱自己代表6成民意。民進黨發言人吳崢週三和立委王定宇、林楚茵同步召開記者會,盤點國民黨、民眾黨在國會進行的「毀台法案」,王定宇舉例,現在大家都知道中國產業鏈綁在一起,台積電都知道不行,卻有國民黨立委要修法,要在離島實施一國兩制,讓中國勞工、資金、醫生可以不用認證就自由進入外島。無黨籍苗栗縣議員曾玟學憂心,若依照國民黨修法,中國配偶入籍台灣年限,不僅會變成投票部隊,還將會拖垮台灣引以為傲的健保和醫療體系,影響到長輩、民眾就醫。
日期:2025-01-15
許多公司心繫營收成長及成本控制,卻忽略了企業文化的重要性;如波音於1997年併購麥道後,對財務績效的重視逐漸壓過工程設計,削弱品質和創新,最終造成產品安全性隱憂。
日期:2025-01-15
展望2025年,AI相關題材仍是投資主軸,且大浪延伸至上下游及周邊產業。眾多AI概念股中,有哪些2024年營運成績亮眼、未來還可望持續乘勢上揚的公司?
日期:2025-01-15
美國拜登政府提出最新AI晶片出口管制方案,列出三級管制,市場認為,此措施嚴打AI晶片「繞道」銷陸,輝達(NVIDIA)年營收恐影響二成,台積電(2330)及AI零組件供應商年營收影響約5~10%。在組裝廠方面,法人推估,此次禁令受影響程度最小的為廣達(2382)、緯創(3231),其次是鴻海(2317),影響程度較大的為英業達(2356)、技嘉(2376)、華碩(2357)。
日期:2025-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