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創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於1月20日發表一款號稱低成本的人工智慧模型,一度引發美股恐慌性下跌,輝達股價慘崩。網路上則是流傳執行長黃仁勳發布內部信,提到「任何新興力量的出現,都是對行業生命力的最佳印證」。對此,《台灣事實查核中心》2月3日向輝達公司台灣、澳洲及南亞地區媒體公關求證。輝達公關表示,網傳「黃仁勳公開信」是假訊息。另一查核平台《MyGoPen》則是透過ChatGPT、Claude、DeepSeek等AI軟體檢測,網傳文字內容極有可能經過AI輔助,或是直接由AI生成,原始出處來自中國社群平台「微信」用戶「33 de MindMemo」發布的內容
日期:2025-02-03
2023年以來,中美科技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中國的華為推出Mate 60 Pro手機,隔年推出Mate 70,都配備由中芯國際生產的7nm麒麟9000S晶片,大張旗鼓地宣示中國已經突破美國對其晶片的技術封鎖,並給反對封鎖的人士提供理由。
日期:2025-02-03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親筆撰寫的《張忠謀自傳》下冊在去年11月29日出版,張忠謀在書中曾提到,2008金融海嘯時,時任台積電執行長決定裁員840人,被資遣的員工也組隊到張忠謀家樓下抗議。而日前張忠謀接受外國自媒體訪問時也再詳述此事,強調台積電昔日幾乎不裁員,蔡力行的做法是讓他重返台積電任執行長的重要因素之一;張忠謀並透露太太張淑芬當時幾乎整晚沒睡,隔天一早,她就和隨扈去買足夠30人吃的豆漿、燒餅油條給跨夜的自救會員工。「大家都很感動,也決定取消原本計畫的凱道示威活動」。
日期:2025-02-03
韓流襲捲全球,占韓國GDP約27%的三星卻在這一波AI熱潮中缺席。謝金河在《數字台灣》節目中邀請知韓文化協會執行長朱立熙、今周刊顧問林宏文探討韓國。林宏文指出,過去10年韓國三星電子最大的挑戰是,第三代接班人李在鎔不斷的在官司訴訟、進出法院,「根本沒有太多的時間去做重大決策。」台積電因為掌握到AI而強大,他認為:「台積電如果一直好這麼強大,台灣的國力就會一直持續的強大,未來5年、10年就是台灣非常好的契機,可以好好把握。」朱立熙說明,韓國最大的問題是第一個階級社會,「以前有王室貴族、文武兩班、士大夫、常民,現在階級名稱雖然沒有了,但階級意識還在。」第二個是信用,全世界各國都有銀行在台灣有分行,唯獨沒有韓國的銀行,為什麼?「韓國銀行名字改來改去,誰敢把錢放在一個沒有信用的銀行,沒有信用的國家的銀行,這是和台灣最大的差異。」
日期:2025-02-03
農曆年假期間,台股投資人遭突襲!中國AI新創公司DeepSeek橫空出世,不僅在AI領域掀起滔天巨浪,更讓全球金融市場風雲變色。受費城半導體指數在春節期間大跌影響,台股在金蛇年開紅盤日(2/3)收在22694.71點,下跌830.70點或3.53%,創台股史上第4大跌點紀錄、並創2021年以來首次開紅盤日收黑。三大法人合計賣超850.58億元,其中外資賣超743.96億元,創史上第8大賣超金額,自營商賣超203.98億元,投信買超97.36億元。
日期:2025-02-03
農曆長假期間,中國AI新創公司DeepSeek以低成本突破AI技術震撼全球科技業,也攪亂AI產業步調。短線上,我們由輝達股價表現弱勢可知,DeepSeek的低成本AI模型確實有影響到高階(高成本)AI需求,但重點是其影響的應只是規模較小的AI開發商將延後從輝達Hopper晶片轉向採用輝達的Blackwell晶片,延後升級周期。
日期:2025-02-03
台股蛇年紅盤日開盤,碰上年節期間川普連環祭出關稅重拳,先是針對加墨提高關稅,又放話要針對電腦晶片、半導體加稅。讓台股重挫。未來,川普後續會如何祭出何項關稅組合拳,仍會是各界關注關注焦點。此外,年節期間Deepseek爆紅,號稱以更低的硬體需求發展AI,也震撼相關半導體供應鏈。蛇年開盤,台積電下跌逾5%、鴻海重挫7%,廣達盤中更觸及跌停,讓蛇年紅盤日行情失靈。1、美國2月4日向加拿大、墨西哥提高關稅 下一步晶片?2、聯發科法說會登場 攜手輝達大啖AI商機3、景氣燈號來了 這次能重返紅燈嗎?
日期:2025-02-03
過年期間,我看完《輝達之道,The NVIDIA WAY,黃仁勳打造晶片帝國,引領AI浪潮的祕密》這本書,正好遇到DeepSeek造成美國高科技股大跳水,其中輝達首當其衝,我就整理一些心得與大家分享。
日期:2025-02-03
編按:台股今日(2/3)受到美股下跌、中國新創 DeepSeek 低成本 AI 模型等利空消息影響,早盤暴跌近千點,盤中最低觸及 22502 點,跌破多條均線。台積電(2330)最低也下跌 75 元,來到 1060 元。然而人氣分析師郭哲榮卻表示,周一台積電下跌就是加碼最好時機,為什麼呢?以下是郭哲榮搶在今日凌晨發文預測分析。
日期:2025-02-03
許多小資族進入投資市場時,常因投資資訊過於龐雜不知從何下手,對投資始終怯步。財經書系作者「理財館長」在《毛利小姐變有錢》節目分享,自己在金融機構工作,發現多數主動交易者常陷入賠錢狀態,他個人也嘗試過當沖、短線交易等方法,領略出「指數化投資」才是他觀察勝率最高的選擇。
日期:2025-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