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賴清德520宣示將成立主權基金,引發各界對「主權基金/主權財富基金」(Sovereign Wealth Fund, SWF)的討論。簡單來說「主權基金」就是主要由國家或政府設立,並擁有的投資基金,主要用於長期投資,旨在達成資產增值、穩定經濟、應對未來財政壓力或推動產業發展。《今周刊》透過本文介紹「主權基金」,包括歷史沿革、設置優缺點、世界各主要主權基金,摘要介紹相關國家政治與社會體制,一次搞懂「主權基金」議題。
日期:2025-05-27
台泥(1101)周二(5/27)召開股東會,股東最關切的當然是今年股利能否配超過1元,還有股價又再次跌破30元關卡等議題,董事長張安平直言,若台泥這幾年轉型沒有向外投資的話,「現在數字是很難看的。」他說自己也希望能發3、4塊股利讓股東很開心,但台泥管理階層需幫未來種樹,所以無法將所有現金發出去。張安平說,台灣水泥業正遭受碳費與進口高碳水泥傾銷的雙重夾擊,不理解政府對越南水泥反傾銷案處理一而再、再而三地往後推,導致國內業者承擔不公平的碳成本,因此憂心進口高碳排水泥恐使台灣整體碳排帳單攀升。他喊話台灣要有台版「CBAM」(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如此才能徹底地讓進出口的水泥承擔一樣的碳成本,並建議政府可借鏡日本政府將公共工程低碳採購納入國家減碳策略,優先採用低碳水泥。張安平也提到,最近許多投資都在半導體產業,有人問「你們水泥公司可以活到一百年嗎?」他回應「答案是百分之百」,並認為「沒有水泥作為基礎建設,根本沒有半導體與其他產業」。
日期:2025-05-27
過去十年,新加坡半導體產業快速崛起,成為全球供應鏈的重要節點。根據2024年官方數據,新加坡生產全球約10%的晶片,並供應約20%的半導體設備,顯示其在全球科技產業中的舉足輕重地位。2014至2023年間,新加坡半導體產值成長近2.7倍,附加價值更提升3.3倍。半導體產業對國內生產毛額(GDP)的貢獻,也從2.8%上升至5.6%,高峰時(2022年)更達8%,相當於每100元GDP中,就有8元來自該產業。雖然2023年受景氣影響略有回落,但仍維持長期成長軌道。
日期:2025-05-27
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於週六(24 日)在瑞典北雪平(Norrkoping)宣布,該公司將與電信巨頭愛立信 (ERIC-US) 、藥廠阿斯特捷利康公司 (AZN-US) 等瑞典企業展開人工智慧(AI)基礎設施合作。
日期:2025-05-27
ETF選擇琳瑯滿目,市值型、高股息、主題型...哪一種適合自己?曾在2022年市場大修正中投資套牢的理財作家小車,平時她是一名國文老師,原非理財相關專家,但透過不斷檢視投資心態,靠著紀律存股走出自己一條理財路。她建議購買ETF的投資新手,不要盲目追求「月月配」,應按照選股邏輯、換股頻率、投資市場3個步驟,依據風險承受能力,篩選出最適合自己長期持有的ETF。
日期:2025-05-27
經濟部長郭智輝在就職一周年後表示,他認為自己任內最大的命題,就是如果總統賴清德可以執政八年,他希望在這八年為台灣培養出為數40萬的AI大軍,不僅投入本地的製造業及服務業,也為全世界所用,讓台灣站在全球半導體強國的基礎上,成為AI時代的強國。他也提到,本月訪美最重要的行程並非拜訪華府,而是拜訪德州,希望能與德州州政府洽談設立台灣產業園區,概念有如在台灣的保稅園區,讓眾多台灣製造業及科技業的供應鏈,可以在免稅條件下於美國本地生產,同時服務整個美國及北美市場,也收到集體擴張海外市場的效果。
日期:2025-05-26
台日關係與半導體合作的蜜月期能否延續,仍取決於地緣政治與中美科技對抗的長期角力。當中國以ECFA施壓、半導體成為國安前線,台灣與日本在產業互補與風險分散中找到合作契機,也逐步塑造出一條超越外交形式、以實利為核心的新型經濟同盟。
日期:2025-05-26
面對半導體產業的全球競爭,日本不再執著於「最先進製程」的技術光環,而是選擇與台積電攜手合作,聚焦市場需求最強烈的成熟製程。從過去封閉的技術優越感,到今日以開放、務實的姿態迎向國際夥伴,日本在熊本設廠的決策,不只是產業策略的轉向,更標誌著國家意識的一次重大革新。
日期:2025-05-26
既然是領股息為主,重點就不在價差,如果崩盤導致資本利得歸零,那麼至少目前持股的股息率4.76%...
日期:2025-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