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房價高,脫北已是不可逆趨勢,不過台灣房屋統計內政部資料,2022年六都中有四都遷出人數多於遷入,台北市淨遷出人口達3萬7457人,名列第一,高雄市全年流失7225人,排名第二,顯示高雄也有不少人「脫高」。
日期:2023-02-20
面對罕見的高利率環境與景氣風險,債券投資重返舞台,在保守中仍可獲得固定收益;但兔年的股市也不必看淡,平衡風險與成長,關注掌握最佳投資機會。
日期:2023-02-20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3-02-20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3-02-20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3-02-19
美國科技公司OpenAI推出聊天機器人「ChatGPT」,全球掀起一股AI熱潮,並點燃了AI科技競賽。中國大陸百度也將推出簡體中文版「文心一言」,國科會擔憂大陸聊天機器人恐出現中國論述「偏見」,國科會主委吳政忠2月13日宣布將推出台版ChatGPT。
日期:2023-02-19
五大壽險金控2022年第4季「大換股」,砍晶圓雙雄、聯發科、日月光、鴻海、台達電,反手大舉敲進廣達(2382)、華碩及中鋼,顯示2022年底已對大型權值股先做獲利了結、或認賠殺出,頗有調整投資組合,重新布局2023年的味道。
日期:2023-02-19
近日生技股蔚為盤面主流之一,在幾檔指標股衝鋒帶頭下,不少個股活蹦亂跳,週四(2/16)行政院會拍板通過《再生醫療法》及《再生醫療製劑條例》草案,政策作多下也帶動不少個股激情演出。
日期:2023-02-19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3-02-18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3-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