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3-02-01
台股周三(2/1)開高,電子權值股回神,大立光強勢走高,解封概念股也成為買盤焦點,儘管盤中遇亂流,大盤漲勢收斂,但在台積電拉尾盤助攻下,加權指數終場上漲 154.93 點,收在 15420.13 點,為全場最高,並站回年線。三大法人合力買超 121.98 億元,其中,外資已連12買。
日期:2023-02-01
台股兔年初始可望延續虎年封關前漲勢,惟正式翻多前仍需提防大盤拉回測底,在低檔萬三有撐下,建議鎖定技術面優於大盤的強勢股靈活操作。
日期:2023-02-01
從去年十月台股展開反彈以來,融券餘額始終維持在高檔,農曆年後進入融券強制回補的高峰期,軋空行情似乎一觸即發。投資人可選擇高券資比且業績展望不錯的公司,搶賺年後紅包。
日期:2023-02-01
進入2023年,最大改變訊號是外資的翻多買超。接下來可觀察台股兩座重要燈塔,一是外資未來買超台股力道,二是淨匯入資金、新台幣升值空間有多大。
日期:2023-02-01
「事實上,BERS、LEBRS……,我們現在是工具和評估方法都有,那為何,綠建築還是沒辦法普及呢?」在接受《今周刊》專訪時,位於視訊的另一端,成功大學建築學系教授林憲德向記者拋出了這麼一個問題。
日期:2023-02-01
在綠色經濟風潮引領下,約莫是從二十世紀末段開始,全球各式各樣的綠建築指標、評估系統就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出現。這些過往未受國內普遍關注的指標,近年忽然成為攸關企業減碳成績的重要關鍵;但,一堆英文字母縮寫的指標名稱背後,各自究竟代表了什麼意義?
日期:2023-02-01
矽智財族群被一些投資機構評價為今年仍有望成長的產業,其中M31表現相當亮眼。不過,這家公司兩年前才經歷董事長過世、高階主管相繼離職,它如何克服困境,寫下營運新高?
日期:2023-02-01
當你走在錯的路上,生命總用各種方式提醒你,有時也許是一場爭吵,就像女友對我下達最後的通牒。那天傍晚,屋外的天氣冷冽,屋內的氣氛更冷。她表情嚴肅,語氣平淡地對我說:「你對生活都不做規劃,導致我的生活也總是因為你方寸大亂,我不想再這樣下去了。」「我已經受不了這樣的生活,我想跟你分手。」
日期:2023-02-01
我們曾經收到一則有趣的留言,一對情侶表示他們正為了該買0050或是0056而爭論不休:支持0050的一方認為,投資ETF最重要的就是總報酬,0050的長期績效遠遠超過0056,只要無腦買0050就好,其他都不考慮。另外一方雖然認同這個報酬論,但卻不解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人,要買長期績效注定會比較差的0056?
日期:2023-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