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台積電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台積電共有10000項結果
全球股市

「1元台幣兌5日圓」匯率升到夢幻價,搶買日股史上最甜時機!達人授教戰祕笈,11檔存股口袋名單曝光

過去投資人多以基金或ETF參與日股,近年複委託交易熱,可關注具中長線潛在報酬的優質標的。而台幣兌日元匯率升破夢幻價,此際更是利用便宜日圓布局日股的好機會。

日期:2025-07-09

國際總經

川普放話8/1關稅大限不會再延後!若台灣稅率高於日韓的25%,傳產、石化、紡織、機械業恐首當其衝

美國總統川普7日公布首波14國對等關稅名單,亞洲國家中,日本、南韓、馬來西亞依舊面臨25%的高額關稅。其中日本、馬來西亞的關稅不降反升,令各界詫異。此前,率先談妥關稅談判的越南,成功將關稅從46%降至20%,一度讓各界振奮。如今,其餘東南亞國家對等關稅雖普遍下降,仍面臨36%至40%不等的高額關稅。台灣能否如原先預期,取得20%以下的關稅,再添變數。此次,首波談判預計於8月1日生效,川普也同步將關稅暫緩期從7月9日延長至8月。專家認為,川普明顯釋出訊息,要求各國繼續進行關稅談判,且「要實質開放」。這也代表,台灣遭點名的農產、汽車、保健品,恐得有所讓步。

日期:2025-07-09

國際總經

《大而美法案》過關!川普擴大企業優惠、大砍綠能補貼,重建美國製造業,台灣企業赴美迎禮包

甫通過的《大而美法案》延續川普過去的減稅改革,更加大企業優惠措施。但台灣企業赴美是否能真正受惠?而法案終止綠能補貼的措施,可能撼動全球的綠能布局嗎?

日期:2025-07-09

國際總經

賴清德呼籲半導體業斷鏈,要讓經濟去中化!台灣能承受與中國經濟脫鉤嗎?紐時揭台商心聲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5-07-08

台股

川普關稅開獎在即》投信專家估計:台灣高於日韓25%的機率不低!中長期投資主軸仍是「AI相關」

近日,美國總統川普開始開獎,分階段公布對各國的關稅課徵數字,儘管目前台灣的關稅數字尚未明朗,但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張繼文預估,「高於25%(日、韓關稅數字)的機率是不低」。依據現有的情勢研判,張繼文認為,台灣關稅稅率甚至可能落在25~30%的範圍。

日期:2025-07-08

ETF

比特幣飆破300萬、地緣政治商機火!00909、00910、00757...10檔美股ETF贏家出爐,這檔翻倍賺能進場?

2025年上半年股市上沖下洗,美股卻悄悄再創歷史新高。創新高的主軸,除了AI仍然是趨勢主流外,還有三個新趨勢快速崛起,包括數位貨幣、國防科技、太空衛星等。從近期ETF績效可以看出,新趨勢衝力十足。即使短期股市再度面臨關稅震盪,但是掌握對的趨勢,才能成為長期贏家。

日期:2025-07-08

國際總經

川普關稅開獎沒台灣,會卡在32%?三套劇本看台股下半年,英業達、仁寶、中鋼...11檔潛在受災戶出列

本周,將是關稅大限的關鍵期間,上周末相信投資人都有看到新聞討論美國主要貿易夥伴正在衝刺尋求與美國的貿易協議或遊說來爭取更多時間,而財政部長貝森特也表示,未能在截止日期前達成協議的國家將可以選擇延長三週進行談判,前提是要有「誠意」。目前最新的進度來看,川普將於週一開始向12至15個貿易夥伴發出關稅函,同時暗示一些協議也即將達成,但究竟本次關稅大戲台灣會受到什麼影響?劇本又會有哪幾種?誰受惠誰受害呢?會影響到下半年的台股行情嗎?今天一次搞明白。(編按:川普今天在社群媒體上公布發給14國領導人的信件,包括日、韓、馬來西亞等5國課徵25%稅率,另外9國包括南非、泰國、緬甸則課徵30-40%不等的關稅,正式實施日期延至8/1。)

日期:2025-07-08

國際總經

川普關稅重擊!道瓊崩422點,台股下跌逾百點、日韓股逆勢開紅…關稅會影響多久?分析師說話了

今周刊編按:美國總統川普對14國發出首批稅率信函,其中包括對日韓商品加徵25%關稅,引爆全球貿易戰疑慮,美股週一 (7/7 ) 愁雲慘澹,台積電ADR (TSM-US)下跌 2.40%,美元延續漲勢,韓元、南非蘭特和日圓均貶超過1%。台股週二(7/8)開盤下跌逾百點,台積電跌幅超過1%。日經無懼關稅利空,以上漲開出,韓國股市開高超過1.55%。

日期:2025-07-08

心法與觀點

存股助理第662期︱娶妻當娶陰麗華,買股當買金牛股(一)︱股池更新

存股就是當存「金牛股」!這一期,我們來整理台股前二十大金牛,分析存金牛股的好處。並接著在下一期研判何謂是「成長型金牛股」,並抓出適合的買點。

日期:2025-07-07

台股

「人形機器人」商機上兆元!台灣機械產業面臨低價競爭、匯率衝擊,謝金河:唯永保領先中國才能永續生存

人型機器人被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點名人形機器人(humanoid robot)是下個兆元產業,但廣達(2382)董事長林百里直言機器人「難做又貴、又沒客人」。在美國、中國積極搶占機器人市場的競爭下,台灣該如何強勢卡位,再創下個黃金十年;而全球面臨產業轉型浪潮,AI智慧製造勢將拉大差距。台灣供應鏈該如何掌握人形機器人商機,且不缺席智慧製造發展?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談及台灣這兩個產業的發展歷程直言,「競爭沒有國界、競爭沒有極限」,且台灣只有永保領先,很多產業一定要做到讓中國追不上,才能有一席之地。謝金河坦言,若是等到中國進入該產業,再來和它做的一樣甚至是依賴它,「大概就很難混了」。他直言,任何行業一定都要從「質精」的角度去思考,只有把自己的品質拉到最高、不斷精益求精,在市場上找到自己的利基空間,才是永續發展生存之道。

日期:2025-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