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帶來的成長助力與中國內捲的壓力,讓台股生態出現重大改變。股價超過千元的企業創下史上最多,但傳產龍頭的市值卻不斷被科技新星超越,形成強烈的對比。
日期:2025-07-23
前2年房價驚驚漲,民眾購屋痛苦指數升高!根據內政部數據,2024年第4季全國房貸負擔率為46.62%,房價所得比10.76倍,意即購屋民眾不吃不喝11年才有機會買房,購屋壓力相當沉重。觀察近一年全台各縣市變化,房貸負擔率漲幅最多的前5名為台中市、高雄市、新北市、嘉義縣、台南市。
日期:2025-07-23
(今周刊1492)從最簡單的消費性電子IC測試起家,鴻勁靠著台廠的獨有工程實力與反應速度,一路打進AI晶片測試核心,成為台灣半導體設備新霸主。
日期:2025-07-23
今周刊編按:大罷免倒數3天,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前往花蓮與「葉霸」葉春蓮、花蓮縣議長張峻等人掃街,呼籲票投「同意罷免」。現場童子賢加碼震撼爆料,當初0403花蓮震災的民間援助,經過縣政府轉一手後,竟變成縣長徐榛蔚的「個人恩惠」。花蓮縣府稍早出面回應,童子賢言論「與事實不符」,縣長徐榛蔚更是出面駁斥,要求童子賢提出人事實地物證據,若她有下令馬上辭職,若沒有,要童子賢24小時內道歉以正視聽。
日期:2025-07-23
以投資美國新創為主的聚達,去年轉型改做單一案件,替家族辦公室或企業媒合投資機會。一年多來,完成四項投資案和兩項主題式基金,創辦人林宇輝如何打造不一樣的商模?
日期:2025-07-23
台積電以高毛利降低匯損衝擊,第二季再度繳出亮眼成績單。儘管下半年有關稅、消費不振等變數,但法人仍看好其長線趨勢,建議逢回買進、長期持有。
日期:2025-07-23
(今周刊1492)年產量全球前十的壓縮機巨擘;靠「測試」登上股王寶座的半導體產業新星;以獨家「電刺激」技術打進美國一線醫材大廠的生技公司⋯⋯,這些企業,或許不在當前台灣資本市場的鎂光燈下,卻早已在產業現場闖出深刻印記。它們低調潛行,實力卻絲毫不容小覷。它們,是一批潛藏在興櫃、公開發行與創新板市場的企業尖兵。《今周刊》「2025未上市公司100強」,帶你看見這些曖曖內含光的台股明日之星。
日期:2025-07-23
為人詬病的「左手換右手」,也就是配給股東的錢,只是自己原本的資產,似乎沒什麼實質好處,還不如留在公司內部繼續滾利。但這樣的說法,忽略了好公司「配息與股價成長」可以並存的事實。
日期:2025-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