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美東時間6日(台灣時間8月7日)與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召開共同記者會,表示未來出口至美國的半導體產品,未在美國設廠企業,將對其所有輸美晶片和半導體徵收100%的關稅,唯川普提出了一項「但書」,即對於那些在美國建造或已經承諾建造工廠的公司,將不會徵收這項關稅。
日期:2025-08-08
曾經擔任美國國務院顧問的惠頓(Christian Whiton)4日發表〈台灣如何失去川普〉(How Taiwan Lost Trump)一文,對當前的賴政府多所針砭。對此,長期研究台灣問題的美國智庫學者葛來儀(Bonnie Glaser)稍早在X平台推文指出,民進黨與共和黨的淵源遠比惠頓所理解的還要深厚,賴清德也不是被進步派牽著鼻子走的人。
日期:2025-08-07
川普開啓的下一個大局!8/7是川普關稅大限最後的劃押日,大多數的國家關稅都抵定,只剩下墨西哥暫時25%,延長90天,還有印度堅持向俄羅斯買油,被加25%,到50%,川普只是恐嚇,看莫迪挺不挺得住。
日期:2025-08-07
川普半導體關稅終於出爐,已經在美國設廠的台積電(2330)、環球晶(6488)及鴻海(2317)等台廠股價周四(7日)應聲大漲,其中台積電衝上1180元歷史新高、環球晶站上375元漲亭價,鴻海終場也翻揚逾4%至194.5元,締造今年以來最高價。半導體產業專家認為,川普半導體關稅對於台灣供應鏈的影響不一,其中在晶圓代工方面,目前四大晶圓代工業者僅台積電已經在美設廠,聯電(2303)與身為台積電轉投資的世界先進(5347),可能需要再跟美國政府洽談,如何爭取理想的豁免條件。至於支撐台灣半導體生產王國地位的成千上萬家供應鏈廠商,未來布局美國可能變多,但由於半導體產業龐大,上下游關係複雜,川普政府尚未公布半導體關稅的諸多細則,例如課稅範圍及對象,因此台廠仍需要多觀察才能確定未來計畫。
日期:2025-08-07
美國總統川普總統在台灣時間7日清晨預告了232條款的晶片特別稅率,他特別再說明ㄧ次,列舉輝達早就表態要對美投資5000億美金、蘋果4年內對美投資的5000億美金,今天再加碼1000億美金,以及台積電的「2000億美金」(真實數字是1650億美金)。但昨天川普總統不是說要台積電拿出3000億美金嗎?我認為川普喜歡用比較熱情的整數來敘述這些投資,所以昨天跟今天講的數字不一樣,沒什麼了不起。重點還是,所有的私人企業不會跟政府簽一個契約,綁死自己要投資多少錢,只有公司的董事會以及股東會通過,才會變成公司的正式承諾。
日期:2025-08-07
對等關稅於台灣時間週四(8/7)中午12時上路,上路前一刻,美國總統川普不忘在社群媒體上誇耀:「數十億美元開始流入美國。」台灣出口美國的商品,此後被課徵20%的關稅,比鄰近國家日本、南韓的15%對等關稅高出5個百分點。商總理事長許舒博憂心,企業願意相信政府「暫時性關稅」說法,只期望能趕緊調降至與日韓齊平。只是,現行稅率恐造成企業遭客戶轉單或停單,粗估導致3%至9%的業績損失,狀況若持續,恐導致萬人失業。此外,川普也預告,一周內半導體的232調查會出爐。他更透露,將對全球半導體課徵100%稅率,只要企業「已在美設廠或承諾設廠的企業,即可豁免」。換句話說,已在美國設廠的台積電已獲免死金牌。台積電股價旋即飆漲。 只是,也有立委憂心,是否加速半導體產業外移、技術流失。對此,國發會主委劉鏡清點出3個實例,強調「台積電仍是台灣為主」。許舒博則憂慮,倘若半導體已談定,就怕台灣在對等關稅籌碼不足。
日期:2025-08-07
川普宣布最快下周針對晶片、半導體產業徵收100%左右的關稅,展現製造業回美決心,在蘋果宣佈再擴大美國投資1000億美元後,激勵美股及台積電股價。對此國泰投信總經理張雍川表示,川普強調現行與預計在美設廠的企業,即便工廠尚未完工只要承諾在美生產都可以免除關稅,預估對台灣蘋果概念股的來說,算是利多消息。
日期:2025-08-07
讓投資人提心吊膽的半導體關稅終於出爐,儘管是嚇人的100%,然而美國總統川普提及「若廠商承諾在美設廠或正在美國設廠就沒有關稅」,此說法讓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宛如拿到免死金牌,激勵台積電股價在週四(8/7)出現4%以上漲勢,盤中一度衝上1180元的歷史新高,市值站上30兆元。最終,台股開高走高,加權指數終場大漲556.41點,以24003.77點作收,漲幅2.37%,成交量4529.76億元;其中外資在週四買超432億元,7月買超2279億元,是自2023年11月單月買超2399億元以來的最高。
日期:2025-08-07
今周刊編按:美國《財星雜誌》公布最新全球百大最具影響力商界人士名單,其中,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超越去年榜首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也贏過Meta執行長祖克柏,躍升今年NO.1。台灣此次共3人入選,超微執行長蘇姿丰、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也皆入榜,顯見台灣科技界實力備受國際肯定。
日期:2025-08-07
年產量全球前十的壓縮機巨擘;靠「測試」登上股王寶座的半導體產業新星;以獨家「電刺激」技術打進美國一線醫材大廠的生技公司⋯⋯,這些企業,或許不在當前台灣資本市場的鎂光燈下,卻早已在產業現場闖出深刻印記。它們低調潛行,實力卻絲毫不容小覷。它們,是一批潛藏在興櫃、公開發行與創新板市場的企業尖兵。《今周刊》「2025未上市公司100強」,帶你看見這些曖曖內含光的台股明日之星。
日期:2025-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