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營選戰打勝仗,市場解讀對生技醫療、TPP相關概念股有利;對觀光、運輸、金融、面板、LED及中國市場依賴度高的公司較不利。新政府上台前,台股操作如何因應?《今周刊》專訪兩位台股基金常勝軍,解析未來新投資策略。
日期:2016-01-21
由人民幣匯率貶值引發的股匯市動盪,令各種金融商品都受到波及。《今周刊》特別專訪多位投資專家,為讀者解答各種商品的投資機會與風險。
日期:2016-01-14
末日博士麥嘉華認為,美國股市下跌與中國無關,是因為美國經濟一直在大幅放緩,他甚至悲觀預言:「S&P 500指數,將會跌回二○一一年的低點。」去年帶頭復甦的美國經濟,為何也遭遇逆風吹襲?扮演領頭羊角色的美國,還剩下什麼對策?
日期:2016-01-14
去年台股由多轉空,對每位投資人都是巨大挑戰。富蘭克林華美傳產基金力保勝果,全年績效領先群雄,經理人楊金峰的操作哲學,以及他對後市的看法,都值得與投資人分享。
日期:2016-01-14
高盛私人財富管理中國區副主席哈繼銘,先前準確預測人民幣貶值,他指出,未來中國面臨人口老化、負債比提高雙重考驗,人民幣兌美元不僅將下探七,甚至不排除見到更低價位。
日期:2016-01-14
近期全球股災,《今周刊》越洋專訪商品投資大師羅傑斯,他認為核心問題在於美國聯準會長期低利率,才造成今日市場波動大增。面對混沌難測的市場,羅傑斯的因應劇本,是重押中國與美元。
日期:2016-01-14
在2016年一開年,中國股市大跌、人民幣重貶,讓全球金融市場進一步感受股災降臨的恐慌,未來中國如果經濟調整不順,加上外債壓力,很可能會出現金融危機,這是不得不防的黑天鵝。
日期:2016-01-07
身價十億美元以上的贏家,通常都很懂市場、有不凡的投資手腕。《富比世》透過分析,歸納出他們「不說卻默默在做的事」,讓投資人了解他們是用何種眼光,來解讀世界。
日期:2016-01-07
二〇〇八年十一月,時任聯準會主席的伯南克,為避免美國陷入一九二九年經濟大蕭條般危境,除將利率調降至〇~〇.二五%外,另祭出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隨著美國就業市場逐漸改善,經濟穩定復甦,聯準會於二〇一四年十月結束QE,並在去年十二月宣布升息,正式朝貨幣政策正常化邁開步伐。
日期:2016-01-01
「看衰新興市場」、「看衰原物料」、「看衰油價」,幾乎是市場展望二○一六年的高度共識。試問,如果聽信「市場共識」能賺到錢的話,為何投資贏家總是少數的那二○%?投資要賺錢,先戒掉「窮腦袋」,看看四位市場贏家怎麼做吧!
日期:2015-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