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債市場動盪、防疫險鉅額理賠侵蝕金控獲利,14 家金控 12 月稅後虧損 266.3 億元,累計金控去(2022)年稅後純益僅 2832.11 億元,較 2021 年大減 5 成,直接腰斬。
日期:2023-01-11
去年下半年印股漲近兩成,市值也超越昔日殖民母國英國,位居世界第四;今年在內需消費復甦,加上長期產業轉型趨勢,多家投信點名看好印股未來表現。
日期:2023-01-11
本次通膨和升息引發的股市下跌,並非集體快速崩跌,而是漲跌互見,走勢落差極大。從經濟數據和股市板塊趨勢分析,提供多一層參考,解讀全球多變局勢。
日期:2023-01-11
9檔台股ETF將率先上演「除息秀」,最愛配息的股民蠢蠢欲動,要不要參加除息行情?投資人該如何挑選標的?
日期:2023-01-11
投資人歷經驚濤駭浪的虎年,即將步入兔年,《今周刊》精選三本投資書,從認識自己出發,將生活與投資結合,面對新的一年更游刃有餘。
日期:2023-01-11
2020到2021年,受惠於新冠肺炎疫情,帶動遠距辦公、線上購物等需求,包括亞馬遜、Facebook母公司Meta在內的多家美國科技巨擘,無論營收、獲利、股價,都扶搖直上。然而,進入2022年之後,先前風光猶如一場夢,前述科技業者,接連宣布大規模裁員,今年甚至連麥當勞、高盛也計畫跟進。
日期:2023-01-10
走過通膨、戰爭及升息等諸多利空因素影響的2022年,投資人該如何布局2023年?為協助客戶掌握趨勢,台新銀行特別在近期於全臺舉辦五場2023投資趨勢論壇,由該行資深副總經理劉熾原、台新投顧總經理呂仁傑、協理李政剛、財經專家阮慕驊與今周刊董事長謝金河與客戶分享市場機會與投資展望。劉熾原表示,2023進入後疫情時代,景氣預估將呈現溫和衰退,面對大盤空間有限以及市場波動度高此2種金融新常態,投資人應以「股債市皆有機會、資產多元配置、穩定收益下追求資本利得」3投資策略為主軸,債市以多元分散策略追求潛在利得機會,股市則以策略取代選市,亦即依照不同類股選擇不同操作策略,以掌握較佳買點。
日期:2023-01-09